顯示具有 關於學英文的迷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關於學英文的迷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5月17日

Clear Pronunciation 發音正確

今天上課前,請同學先看一段以下小小的影片




疑,相信一定有人看著看著,就坐在電腦桌前大笑出來了。

沒錯。

這是一則美國人拍的,要學好英文的廣告,前面是德國人在站崗,接著有人求救,"Mayday mayday! We are sinking! 救命救命,我們的船快沉了!!"

但偏偏這位德國老兄的英文不夠好,把 "sinking"(沉船) 聽成了 thinking(思考),在生死交關之時,還白目地問對方,"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你在想什麼?)

Orz......

今天,Jing就是要跟同學分享,學英文,重在發音正確。而非先要求要有美式/英式/澳式發音。學習不該本末倒置。

很多台灣人,因為我國政府親美的政策關係,變得非常…er,How should I put it? 就是非常偏剖,什麼都覺得,美式的最好。

結果,現在就成了: 坊間非美式教育系統不教。老外非美國人不能在台灣教書,發音不夠 American 就大門請出。很亂的狗屁文化。

很多人的英文,就死在這樣的體制下。

明明就學好了一身,我們台灣人覺得很好的英文。怎麼到了國外,又一下子自我矮化,別人說的,好像又變得不是很懂?

要命的。

其實,大家應該是要跟各種不同國籍的人士學英文,熟悉並去適應各種不同國籍的人,各式各樣特殊發音。而自我的發音,則要求以 "正確"為主。以達到能夠和別人溝通,別人了解我的意思,而我們本身,也知道別人了解我們要表達的意思為主要目的。

不然,學了語言後,卻又無法和別人溝通,這工具,不就成了空氣,一下子,飛到二萬公哩上,跟著白雲間蒸發?

還有還有,說到發音要正確,Jing在這,也想提供個不錯的發音練習網站,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在發音上做到更正確的 level。

練習基本發音,我來了。

同學們一定要記得,發音對口說及聽力都非常重要,只有發音正確,別人才能聽懂你的話喔,加油!



2009年4月28日

Language Exchange 語言交換


前幾天出門購物時,偶然經過大街上的一家咖啡館,外頭坐著一名老外和兩位年輕女孩,看樣子似乎是在上英文會話課。

當下直覺到的是,這名老外似乎無法和這兩位語言學習者做真正的溝通。

這老外的英文沒有問題。怪在兩位女孩的英文底子不夠好。

很多台灣人常常會有的迷思--跟老外在一起學英文,英文就一定能突飛猛進!

真的是這樣嗎?

Jing一直到北部上了大學後,才真正有認識外國人,練習英文的機會。那時因為前男友的關係,結識了來自美國學校,到師大語言中心學習中文的交換學生,Cynthia等人。他們都是生活在美國,道道地地的白人,熱愛中國文物,待過上海、四川的人,大有人在。也因為文化相近,他們之後選擇來台灣做更深一層的學習與生活體驗。

一開始和老外相處時,Jing是很常被笑的: " Jing, your English sounds like text books!"
對呀,真的是這樣,一開始Jing的英文口說,是真的就像從教科書跳出來的真人錄音版。非常地不自然。每次想表達個什麼想法或感覺,都只能想到老師教的片語或是成語,例如我想說 " This is really brilliant!" (這真是太屌了!) 卻只能講出這種很呆的版本"It's good."

不服輸的個性使然,Jing 下定決心,要好好把自己的菜英文,變成"假 ABC"。(因為我根本就不在美國出生呀,不管怎樣,都不會是"真 ABC"--America Born Chinese的!)

除了常常和這些白人朋友hangout,Jing自已私底下最常做的功課,就是在書店裡翻閱一本本的英語雜誌--EZ TALK, Let's talk in English等等.

讀了十幾年的呆呆版教科英文,終於大夢初醒,夢中人開始進行真正的英文學習活動。

EZ TALK,真的是第一本我個人覺得,可以好好訓練自我的口語能力教材。常常我在雜誌中看到的好句子,就把它們用 " Oral English Notebook" 另外記下來,之後和這些美國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下,馬上練習,同時請問他們真正的用法,是否有和雜誌上彼此出入的地方。英文底子還不是很好的同學,也別擔心,他們也一樣有出版" EZ BASIC" 可是專門提供給初學者服用的喔!( EZ TALK 有沒有起意,想找 JING 去代言呀?! Hello?)

美國朋友們,常常也都很熱心地教導Jing, 同時做多元化的例子,讓我更明白真正活用的日常生活英文。

和外國人在一起,英文有可能會變好,但,真正要努力的,還是自我的基本功夫。

說真的,Jing一路上學習到好的英文,而真正會教授英文的,絕大多數,也都是中籍老師。

不是因為我自己是中籍英文老師,我就自圓其說,而是,真正有心把英文學好的華人,往往也是最了解我們自已在學習中容易遇到的障礙; 反著說好了,我們自己在講中文的人,會去知道那些學中文的老外,覺得什麼部份最難學習,甚至有辦法去進一步幫助他們學習好中文嗎?

除非是待過華語師資班,有上過正統訓練的人/老師吧,不然,我們連要解釋個 " 我去過了"這語法,單單用自己的母語來註解,都會有相當的難度的。

回顧一下,Jing在高中時期學英文的勁骨吧!

學生時期,Jing遇到不少很棒的英文老師。而每當我遇到不是太好的,我也會趕緊拉著緣份的線,去找好的英文老師。(呵呵,很多人聽到這,都會說 Jing真是太猛了)

現在JING 大部份的英文功力,都要歸功於 "純菁 & Bruce Lee",兩位非常棒的高中英文老師。

在一次的代課機緣下,JING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之一,純菁老師。她好熱心,人超好,在幾次的談話中,Jing在學習英文的路上,出現了轉折點。

純菁老師,見我的學習精神,如遇知音,常常除了在課餘之際,幫助Jing英文相關的問題外,還會送我很多英文雜誌和報紙。一疊疊地英文書籍,Jing就把它們當鹽酥雞,一個個單字片語句子,通通吃下去,消化,成為身體的一部份。

高二的時候,Jing甚至為了追隨純菁老師,努力將學業學期總成績拼到班上前三名,自願請調到純菁老師教授英文的班級。

"能在學習期間好好學習,就不要放棄任何成長的機會。"-- Jing

那時對英文的狂愛,真的是用筆墨形容,都無法表達出百分之一的熱度呀!

意識到台灣的英文教學環境,只注重紙上談兵--考高分的學生等同英文好,但當遇到講英文的老外,就又剉咧等的體制,Jing開始要求自己再主動當純菁老師的英文小老師,每次和老師講話時,一律用全英文表達,只希望自己的英文,遇到講英文的外國人,不用再借助字典,一個一個字翻。

再來說說 "Bruce Lee",會和他結識,則純綷是因為有一次Jing去參加英文演講比賽後,覺得不甚滿意自我的表現,決定要去找每一位比賽時的評審老師請教,看看是否Jing下一次的表現可以更上層樓。

就這樣,Bruce Lee 成就了 Jing一路上學好英文的美事。

Bruce Lee 是個很活潑的英文老師,他總是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鼓勵我學英文。唱歌,寫作文等。那時,Jing的英文作文,還連續四次,以本校名義上了英文報紙呢! 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有為校爭光之感呀…科科科

好囉,我們要再為今天的point 做個總結一下。

Anyways, 跟外國人在一起學英文,有可能會學地好,但是,前提是學生們一定要先把自己的英文 level upgrade!和老外在一起,是要用來當做練習英文的對象,而非百分百從中學習!

另外一點,和今天的話題,不太相關,但Jing還是想趁著這機會,發發心中的牢騷。

坊間常常聽到此起彼落的ads,"三個月,就能讓你的菜英文變飆英文"

我總覺得,這聽起來很像是在對著肥肥的Jing說 "妹妹,妳睡一下,吃個藥丸,明早起來,妳就會跟CoCo Lee一樣 sexy了!"

對於大家都只想夢享其成的學習態度,我個人是非常地不苟同。哼

最好是天上會掉下來速成藥丸,讓大家去撿,吃下去,英文就可以和那些挑燈夜戰,真正努力的人並駕齊驅啦!

放屁!

不管是要學好任何的學問,不去努力,不去付出,就會有收穫,那受頒發 "Nobel Prize"的人,不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加油吧,各位同學,這句話,也是在同我自己喊話--到現在依然不停地學英文,每天看著歐美電視影集,還是會有新的單字進入我的腦海記下查字典馬上自我造句下一次講英文時,找機會練習一下所學的新單字

input←→ output 輸入再輸出,這樣學到的語言,才是活的,也才不會只在考試時用得到,但如果要說出口,卻又成了啞巴吃黃蓮的囧境。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一不小心,又透露出 Jing的成長年代…羞)


Jing's point:

補充一下今天的圖文: " Privileged" 是 Jing最近迷上的另一部美國影集。裡頭有超多帥哥美女,連背景音樂都是時下超夯的歌手來演唱,我最愛的男主角之一,是裡面的"Charlie" 陽光衝浪男,但我想,很多看過此劇的人大概都會跟薰妹做出一樣的選擇,對於飾演 "Will"的超多金帥哥,愛不釋眼吧…哈哈哈!

See ya later, aligator! ~~